文:曾令懷
這是紀金慶老師「雲端哲人」課程第一週的課堂筆記,關於著名哲學家班雅明(Walter Benjamin)的靈光(aura)、古典藝術與機械複製。關於班雅明,網路上與書籍都有很多資料,本章想要將其對於古典藝術遭受機械複製的衝擊,應用於地方(尤其是觀光景點)的探討。
進步捨棄的就是那些被淘汰的人事物、被歷史遺忘的邊緣。
班雅明是一位左派哲學家,將過去小資產階級的古典美品味給打破,可以說是他的志業;然而〈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〉一文,卻隱隱透露初班雅明對古典藝術的眷戀,讓所有閱讀者都搞不清楚班雅明在這一篇的立場,究竟是在緬懷古典藝術,還是稱頌即將到來的機械複製時代。
當然,本篇不是要討論(其實也無力討論,哈哈)班雅明的意思,而是以其概念來解釋我對於當代旅遊觀光的一些觀察。不過要提醒的一點是,〈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〉是在 1935 年完成的,班雅明早早在近百年前就預料到了我們當代的一些現象,值得令人深思。
古典藝術與機械複製的藝術,差在哪?
我們現在會把什麼東西叫做藝術?張雨生的唱功、J. K. 羅琳(J. K. Rowling)的文筆、麥可傑克森(Michael Jackson)的舞步、梅西(Lionel Messi)的足球技巧等等,也許以上都有這個資格,簡而言之,藝術就是令人歎為觀止的東西,這是當代我們對藝術的較廣泛的定義。不過,這邊的舉例暗藏著一個伏筆:藝術是令人歎為觀止的東西——這個「人」是誰?
以前的藝術——古典藝術——其實並不是令人歎為觀止用的。班雅明以維納斯神像舉例,人們帶著神聖崇拜的態度去觀賞她、欣賞她、凝視她,彷彿她身上散發著有如月亮光暈般的聖光,而這個聖光也就是班雅明所說的靈光(aura,有很多種翻譯法,姑且使用這個);時間拉回到現在,我們走進拜媽祖的時候,是否也懷著這樣神聖的心情?
古典藝術與宗教的連結,在過去其實是非常緊密的,這在人類學研究裡面也有相當多的佐證。但是為什麼會散發著靈光?其實是因為:他是唯一的,他此時此刻就在那裡,所以——他不是日常生活可見的。
因為與日常的距離,加上以前交通不發達(更別說網路),能看到藝術作品的人數自然就下降了。我們可以再回過頭看我剛剛舉的例子,張雨生的唱功、J. K. 羅琳的文筆、麥可傑克森的舞步和梅西的足球技巧,無不因為無限錄製的唱片、重複印刷的書本、無遠弗屆的影像而進到我們的生活,這邊就回應到了上述的伏筆,能接觸到藝術的人,過去都是上層階級,現在則是所有人,也包含平民大眾;而這其中的關鍵,就是靠著可以複製的技術,我們不斷快速瀏覽著世界。
所以,我們不會懷著像是在拜媽祖的心情去看電影(當然,粉絲是另當別論),我們面對製作出來的物件時,已經不再懷著敬畏的心情。班雅明看到的是,這些製作出來的物件,已經捨棄了原本的「儀式價值」,而改以符合大眾美學的「市場價值」去衡量。這聽起來好像很糟糕,但是若搬到政治領域上,如果不去除神秘化,我們的民主又從何而來呢?
那些都一樣的老街
我曾經提過可以複製的觀光景點的一些觀察,是否也正如班雅明所說的呢?
我們感嘆一些老街、一些景點正逐漸同化,變得沒有特色,例如隨處可見的彩繪村、彩虹階梯、充滿連鎖店的老街、甚至將巴黎鐵塔搬到巴陵的荒謬作法,我們似乎正感受到某些被稱之為「地方特色」的特色也正在被大量複製(如果你有類似「可是人家小朋友畫得很努力啊」的疑惑,我在《拍照打卡逐漸稀釋地方脈絡,可能是觀光喧嘩表面底下潛藏的危機》一篇有一些解釋),那這些景點還有什麼意義嗎?
或許我們應該換個問題:為什麼要複製這些特色?當代所謂的地方特色,是一個地方根據歷史脈絡、政治環境、經濟模式、社會制度、氣候水文等等因素產出的(例如名產、水田景觀、騎樓等等),甚至以前根本沒有「地方特色」的概念,而是透過比較之後,才出現了你有我沒有、我有你沒有的「特色」。
特色趨向統一,其實也是因為大眾文化,或者說大眾商業文化。為了吸引觀光人潮、為了讓地方經濟活絡、為了讓人們有地方拍照,這些都是背後的原因,而做法就是將已經成功吸引人潮的那些「賣點」複製過來。
人文主義地理學者Relph提出了一個觀念:無地方性(placelessness)。簡單來說就是:無論到哪,你的感覺都一樣,無論在哪個老街,你的感覺都差不多;無論在哪個夜市,你的感覺都差不多。Relph認為導致這樣現況的元兇,是大眾傳播、大眾文化以及人們的移動能力,是否和班雅明如出一徹呢?
因為機械複製的技術出現,我們不再視藝術為神聖,而是成為庸俗;因為移動能力的增加,我們不再凝視,而是瀏覽。地方原本因為氣候、地形、水文、社會變遷、政治環境等而各有異同,現在則隨著大眾文化的標準而改變自身的地景與樣貌,世界是否正變得破碎化?
這契合了我的桑塔格《論攝影》讀書筆記系列;另外,桑塔格針對攝影技術提出「攝影是一種篩選」的論調,我們可以再進一步問:地方是否也因為攝影正在被篩選掉某些東西?等第二回雲端哲人課程,再繼續寫吧!
延伸閱讀
責任編輯:王祖鵬
核稿編輯:翁世航
台灣,與德國、美國、瑞士同時名列前茅,這不是湊巧,而是台灣的努力被世界看見——於 2018 年及 2019 年被世界經濟論壇(WEF)評選為「全球 4 大創新國」!今年更是因為健保署雲端資料庫與移民署出入境資料串連,使得醫療第一線快速防疫,以及口罩實名制的即時推出,成功防堵國內疫情擴散。
「健保系統、出入境系統串連,其實那得先有基礎功,哪些資訊可以交換,哪些可以運用,又不會踩到個資法的紅線⋯」現任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的執行秘書蔡志宏,侃侃而談起這優異的成果。
事實上,「行政院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推動小組」(簡稱 DIGI+ 小組)是以行政院長為總召集人,政務委員為副總召集人,主要目的是順利推動「數位國家‧創新經濟發展方案」,為台灣未來數位基礎打底。「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」則是擔任幕僚角色,便是統籌跨部會討論與執行的幕僚單位。
正是有鑑於過去 4 年的努力,才得以在這次疫情發揮實力。
蔡志宏舉例到,過去健保卡,大家聯想到的都是看診紀錄,但自從政務委員唐鳳將健保卡的身分識別功能介接「報稅系統」,政府單位的系統就打破過去以往各政府單位各行其是——有機會成功「橫向串連」,更有效率地提供民眾服務。
「其實是報稅系統打底,過去有基礎,(這次)才可以進行複製,」他解釋基於過去不斷申請歐盟《一般資料保護規則》(簡稱 GDPR),又加上積極提升資料交叉運用,才可能在資訊保護的基礎上,複製相似的流程機制,孵化出口罩實名制、甚至在既有的「健保快易通 APP」直接新增購買口罩功能。
不只防疫立大功 連 5G 頻譜都是靠這單位協商出來
今年足以影響民眾生活的,不僅是防疫,還有影響市場與生活的「5G」開台。或許一般人只記得 5G 頻譜金額創新高,但魔鬼藏在細節裡—— 「5G 的頻譜不是天上掉下來的,是花了 2 年的時間協調!」
蔡志宏解釋,頻譜其實就是「國家空中的國土」,為了讓台灣順利迎接 5G 元年、使科技產業能快速接住商機,得先跨部門協調,讓既有的「住戶」(使用單位)讓出合宜的頻譜出來。「像是交通部郵電司、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(NCC)、經濟部、國防部、科技部,跟 5 個部會不斷開會協調,竭盡所能地騰讓出頻譜,讓台灣與國際接軌。」
蔡志宏強調,能讓 5G 快速銜接的關鍵不僅是頻譜,還得仰賴於固網寬頻基礎建設的打底。
根據最新數據顯示,台灣寬頻上網平均涵蓋率已達96.7%,「等於 10 戶家庭裡面,9 戶都已有光纖網路的服務。」另外,Gbps 等級網路涵蓋率在 2016 年為 20.7%,至 2019 年底已成長為 76%(不含偏鄉),持續朝 90% 的目標邁進,而上述這都是 DIGI+方案過去 4 年努力的成果。
2030 年的台灣會是什麼模樣?「DIGI+ 2.0」是關鍵計畫之一
鑑往知來,為因應未來可預見的挑戰,像是高齡少子化、氣候變遷與產業革命性的變化,台灣得率先做好準備。
因此,不僅總統蔡英文在連任之際喊出「打造『六大核心戰略產業』,讓台灣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」,新任科技部長吳政忠也明確指出,擘畫 2030 年台灣未來在世界立足的模樣,這也造就「DIGI+ 2.0」政策的雛形。
「舉例來說,光能源基礎建設,像是風電等,商業模式都得跑個 20 年才能成立,更何況是智慧國家的人才養成?」蔡志宏強調,這也是為何在研擬人才培育的戰略時,教育部的「108 課綱科技領域」是從中小學開始擬定起,就是為了不論是在任何領域的人才,都有基本寫程式的能力。
尤其迫在眉睫的議題是,台灣新生兒不增反減、又出現高齡化趨勢,換言之,未來勞力密集的工作得仰賴科技解決,這也成了 DIGI+ 2.0 的重要戰略方向。
「我們發現偏鄉、冷門時段就已有缺駕駛員的人力問題了,」蔡志宏指出,DIGI+ 2.0 想推動的,便是讓台灣找到自己的利基所在,因此選擇非紅海市場的巴士。藉由經濟部與交通部跨部會合作,並與全台各縣市政府的配合推行,預計最快今年底,就會出現無人駕駛巴士(初期以技術員為輔),從台北市信義區、新竹南寮漁港、到彰化鹿港都能看得到!
同時,智慧農業領域,則與農委會跨領域合作,讓無人機也能成為噴灑農藥的重要幫手,「噴灑的高度、區域都不同,所以農藥的濃度也要重新調整…我們也協調讓無人機農噴飛手,可以一次搞定無人機與噴灑農藥的執照!」
從人才到城鄉交通,從農業到科技業,集合產官學研結盟「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」,更要一舉打響台灣在 5G 市場的響亮名號。智慧國家的願景始於足下,2030 年的台灣前景精彩可期!
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 廣告
June 23, 2020 at 02:02PM
https://ift.tt/3hUqP60
關於班雅明的「靈光」:古典藝術與機械複製的藝術,差在哪? -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
https://ift.tt/3d7qmd7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